患者案例故事
更多麻省医疗国际专家教你4招预防肝癌
肝癌也是困扰我国很多人的一大癌症。而且由于肝癌早期症状比较隐蔽,不容易被发现,因此,很多肝癌病人在被确诊时几乎都是晚期,从而失去佳治疗时机,大部分生命都无可挽回。所以,麻省医疗国际专家想要告诉大家的是,保护肝脏,一定要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 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以将肝癌的可能性降至低。
肝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
网上流传着不少只靠一两种症状就确诊肝癌的方法,但基本上没一个靠谱的,因为肝癌的早期症状真的很不明显,而且也不典型。为什么?这要从内脏的特点说起。人的很多内脏都有强大的“代偿”功能:只要一部分就够用。比如,只要有1/4个肾脏正常工作,就可以维持人体运转。所以才让肾脏捐献成为可能。
肝脏也是如此。健康的肝脏,大约同样只需要1/4就可以保证机体的正常功能。在肝癌早期,肝功能往往是够用的,所以很可能不会觉出明显的异常。另外,可能也没有特别明显的疼痛不适的症状,一不留神,就不去在意了。很多患者,直到肿瘤大得把肚子都撑起来了才发现是晚期肝癌,但即便在这时,患者的肝功能都可能正常。总之,要确定有没有肝癌,还得靠平时的体检和进一步的检查。
因为症状不明显,所以这 5 种人要留心
1、得过乙肝
西方国家感染丙肝病毒的肝癌患者更常见。而在我国,约有90%的肝癌患者,都曾感染过乙肝病毒。所以,凡是感染过乙肝或丙肝病毒的人,建议定期体检,多多留意自己的肝脏状况。
2、有肝硬化
肝硬化的下一步往往就是肝癌,尤其是已经查出肝硬化的患者。
3、家族中有肝癌患者
肝癌并不是“遗传病”,但肝癌会有一种“家族聚集现象”。常见的例子就是,患有乙肝的妈妈,生孩子时把乙肝病毒也“传递”给了孩子。不过不用太担心,就算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只要给孩子及时打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就能很好地控制了。
4、40 岁以上
肝癌的高发年龄在40岁以后,分别是40岁以上男性和50岁以上的女性,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
5、爱喝酒
很多人都知道,长期喝酒的人容易得“酒精肝”,酒精肝可不是好惹的,在它的基础上完全有机会发展成肝硬化,再进一步就是肝癌。
肝癌高发人群该怎么办?
是采取措施,比如有肝炎的就控制好肝炎,有不良生活习惯的就积极改善。而同样重要的就是要做好体检,早发现、早处理。早期肝癌的治疗效果,当然会更好。
对于前三类人:建议每6个月做一次腹部B超检查+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查。对于后两类人:建议每年常规体检一次,发现异常再考虑上面的检查。
应对肝癌:4招巧预防
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是引发肝癌的重要因素,所以大家还是要从点滴做起。
1、注射疫苗,预防乙肝
没有乙肝、丙肝、肝硬化等肝病的普通人,得肝癌的可能性比较小。因此建议注射疫苗来保护自己。接种后产生的抗体,保护效果通常能持续20年以上。所以在接种完成后就可以放宽心了。除了对疫苗中的成分过敏或是正在妊娠期的妇女不建议使用,绝大多数人使用疫苗都是安全的。
建议接种乙肝疫苗的人群:
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
高危人群:需要经常输血者、经常透析的病人、器官移植受者、乙肝病毒抗原阳性者的家属、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等。
如果以前没有接种过疫苗,建议先检查乙肝“两对半”。全阴性自然是需要接种的,任一指标或多个指标阳性,就不建议接种了。对于以前接种过的朋友,如果从没检测过抗体滴度,不知道抗体是不是阳性的,只有在明确乙肝感染风险的情况下,需要再接种,如果无乙肝感染风险,不建议再接种。想要确认是不是有抗体产生,可以在接种1~5个月后检查,因为这时候抗体滴度高。全程接种疫苗1~5个月后,抗体滴度仍小于10mIU/ml,可以再次全程接种。若次仍为阴性,可放弃再接种,平时注意避免高危行为。
2、戒掉伤肝的习惯——酗酒
特别是一天不喝就浑身不得劲的人,嘴舒服了,肝可受不了。一句话:不吸烟、少喝酒(好是不喝),均衡饮食,坚持锻炼,哪种癌症的预防都少不了这三条。
3、不吃发霉变质的食物
霉变食物中含有致癌物“黄曲霉毒素”,这个东西与肝癌很亲密,千万要当心。
4、定期体检
由于肝癌无法治愈,早发现早处理才是好的办法,所以,找个时间做一套体检吧。
希望以上这些知识和建议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肝癌。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好更有效地去预防肝癌的发生。尤其是那些肝癌高危人群,一定要重视并且正视自身的实际情况,将癌症发病的可能降至低。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癌症,肿瘤

为国内客户提供美国专家会诊、赴美就医、高端体检、精准医疗、医护培训等一站式海外医疗咨询服务出国看病/远程会诊费用、流程,“扫一扫”了解更多!
点击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