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案例故事
更多京津冀一体化卒中急救系统在京启动 吸纳58家医院建远程会诊平台
4月7日,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中国卒中学会和中国卒中中心联盟共同发起的“京津冀一体化卒中急救系统”启动会在京举行京津冀一体化卒中急救系统在北京启动。
据我国专业出国看病、赴美就医、高端体检平台美域健康了解到,由于卒中患者的急救既有着分秒必争的时间要求,又需要医疗机构有足够的诊疗水平,因此对治疗水平要求很高。京津冀一体化卒中急救系统则是为了推动京津冀地区急性缺血性卒中急救流程的建立,更好的推广实施急诊取栓新技术。
据《中国卒中流行报告(2015)》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700万左右的卒中患者,每年新发病人数达到了200万。近年来,卒中患病率呈整体上升趋势,给我国造成经济负担每年高达400亿元,卒中已经成为我国居民位的死亡原因。
美域健康披露,目前我国卒中急诊治疗形势非常严峻,仅有5%的脑卒中患者能够在发病4小时内到医院接受治疗,仅0.4%的患者在发病6小时内接受动脉取栓治疗,而美国通过区域化急救流程的改进,已经有10%的患者可以在6小时内接受取栓治疗。国家相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已经对于脑梗死急救流程的改进和公众的教育颁布文件。
京津冀一体化卒中急救系统纳入了京津冀地区的58家医疗单位,将在充分借鉴国家已经开展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以及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等重大经验基础上,通过完善互联网呼救系统,建立区域化急救转诊模式,探索双向转诊机制,建设远程会诊平台。
中国卒中学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介绍,京津冀一体化卒中急救系统还将推进规范化培训系统及多中心科研协作方式,带动京津冀地区各级医疗单位的发展,优化卒中急救流程,提高京津冀地区卒中急救能力,改善京津冀地区脑卒中患者转运流程,减少时间延误,使更多的患者得到良好预后,为将来向全国推广做出示范,降低我国脑卒中致残致死率。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麻省医疗:赴美医疗、远程会诊、治疗方案咨询、用药方案咨询,“扫一扫”了解更多!
点击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