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案例故事
更多荔枝季!麻省医疗国际告诉你荔枝应该这么吃!
六月是荔枝成熟的季节,现在市面上也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荔枝品种,妃子笑、糯米滋、桂味等。但关于如何挑选荔枝,如何科学地贮存荔枝,哪些人不宜吃荔枝等问题,相信很多人并不了解。加上近微信朋友圈流传荔枝都用药水泡过,更是让大家人心惶惶。今天,我们就听听国内知名出国看病服务咨询机构——麻省医疗国际专家怎么说。
荔枝真的会用药水泡吗?
是的。荔枝采摘后的确普遍会用化学试剂浸泡清洗。实际上,在荔枝的采摘过程中,用化学试剂泡是一种常规的处理方法。我国农业标准中有规定,龙眼和荔枝采摘后都可用漂白粉溶d液清洗,还可用杀菌剂浸泡处理,只要杀菌剂残留符合我国农业标准即可。
为什么要用化学试剂浸泡?
小时候我们都学过《荔枝图序》,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说的就是荔枝不耐贮藏的特性。荔枝果皮虽然看起来粗糙坚硬,但实际上是一个多孔隙的结构,这种结构酥松而薄,水分非常容易借着空隙逃逸而去,加快荔枝的脱水。另外,荔枝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成熟于高温高湿的夏季,这个季节非常适宜微生物和害虫的生产。因此,荔枝采后极易发生腐烂变质。所以,如果不对荔枝进行任何防腐保鲜处理,很多人根本就吃不到荔枝。
药水浸泡是否安全呢?
实际上,浸泡用的杀菌剂、保鲜剂,包括抑霉唑、咪鲜安、特克多、噻菌灵等等,他们的毒性一般都不高。而且用量都有严格限量,只要合理使用、符合标准,可以认为并不会对人有何危害。
药水浸泡的荔枝会导致手足口病吗?
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口腔或呼吸道接触感染者粪便、口腔分泌物、疱疹内容物等。跟荔枝本身没有关系。防手足口病,应注意对被污染的日常用品、玩具、食具、桌椅等应消毒处理,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同时要教育孩子坚持饭前便后勤洗手,可有效预防病从口入。
哪些人不适合吃荔枝?
1、伤风感冒患者慎吃。有伤风感冒、急性炎症、肝病、肾病、胃肠病,则不适宜吃荔枝,否则会加重病情。
2、阴虚火旺者少吃。荔枝属性温燥,阴虚火旺、经常熬夜、口苦口臭的人好少吃(一次好控制在0.25斤以内)。
3、慢咽长痘者少吃。有慢性咽炎、长青春痘、生疮的人,多吃荔枝会加重热毒和虚火。另外,内火重的小朋友好不要吃,有便秘现象的老人尽量不要食用。孕妇可以吃,但不能过量。
4、糖尿病人慎吃。荔枝中含有大量的果糖,果糖积聚在血管内,来不及转变成葡萄糖,使血液葡萄糖过低,从而造成了低血糖休克。
5、易过敏人群慎吃。容易过敏的人群应慎吃,食用鲜荔枝后有可能会出现头晕、恶心、腹痛、腹泻、皮疹和瘙痒等过敏症状。
如何正确食用荔枝?
1、用盐水浸泡荔枝可去火降噪
将荔枝剥去外壳(注意,荔枝果肉外的那层白膜不要剥去),洗净用精盐调成30%的盐水,浸泡剥好的荔枝1个小时后取出剥食,可以很大程度地去火降燥。如果希望荔枝的保鲜期长一些,也可剥去白膜,将荔枝果肉直接浸入淡盐水,一个小时后取出放入保鲜盒中码好,然后在冰箱的冷冻层中冰冻,要吃的时候取出即食。
2、不要连续大量进食荔枝
注意一次食量不要超过10个,多食会令肝火上升,喉干舌燥,严重的会引起恶心、四肢无力、晕眩等不适。特别是儿童,吃3-4粒即可,吃多易生热病。阴虚燥热、湿热偏盛体质的人也不适合多吃荔枝,同时,糖尿病患者和易胀气的人,吃荔枝要谨慎。
3、别在空腹的时候吃荔枝
鲜荔枝的含糖量很高,空腹食用会刺激胃黏膜,会出现胃痛胃胀。因此吃荔枝时不要空腹,好是在饭后半小时再食用。
4、喝一些预防上火的汤水
在吃荔枝的同时,可多喝盐水,也可用生地煲瘦肉、猪骨汤喝,或与蜜枣一起煲水喝,都可预防上火。还可以,适量服用绿豆汤或绿茶水以减少荔枝的上火症状。
如何挑选荔枝?
我国标准对不同的荔枝进行了等级划分,其中特级是好的,其次是一级和二级。特级的荔枝身材饱满,颜色更红润;而相对差一些(二级)的荔枝就更黑、更干瘪一些。所以如果想挑选好的荔枝,尽量选择颜色红润、身材丰满的。如果荔枝已经腐败变质,就不要吃了。
荔枝冰冰爽爽、酸甜可口,成了大家都热衷购买的水果。加上天气炎热,冰冻过的荔枝成了人们消暑解渴的上佳食物,但是荔枝性热,一定要记得不能多吃。否则,本来是美味的东西,后却变成了疾病的帮凶。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癌症,肿瘤

为国内客户提供美国专家会诊、赴美就医、高端体检、精准医疗、医护培训等一站式海外医疗咨询服务出国看病/远程会诊费用、流程,“扫一扫”了解更多!
点击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