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域健康网

400-882-3548

首页 > 医疗健康 > 文章详情

麻省医疗国际:反对吸烟是预防众多癌症的关键

\

吸烟危害人体健康,是人尽皆知之事,吸烟致癌更是举世公认的真理。据国内著名的出国看病咨询服务机构——麻省医疗国际专家介绍,吸烟会降低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从而削弱机体对肿瘤细胞生长的监视、杀伤和清除功能,是引发多种癌症的重要因素。

麻省医疗国际专家表示,反对吸烟是预防包括癌症在内的众多癌症的核心所在。近年来,我国政府开始加大了对公共场所吸烟行为的把控力度,北京、上海等地区先后出台了公共场所控制吸烟的相关条例。专家提醒大家,不但尽量不要吸烟,也不要让自己吸上二手烟,即使在公共场所也应设法避开那些吞云吐雾者,以避免受到二手烟的危害。

上海市施行《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

\

吸烟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特别是鳞状上皮细胞癌和小细胞未分化癌。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13倍;吸烟者喉癌发病率较不吸烟者高十几倍、膀胱癌发病率增加3倍。此外,吸烟与唇癌、舌癌、口腔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胰腺癌、肾癌和子宫颈癌的发生都有一定关系,吸烟对心脑血管、呼吸道、消化道、大脑等都会造成恶劣影响。

麻省医疗国际专家认为,尽管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经众所周知,但很多人仍怀着侥幸和自我蒙蔽的心态继续吸烟,对室内控烟标识视而不见,使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处于高危的状态。控烟工作既需要政府在法律法规方面有所推进,也需要公众对吸烟危害有更加清醒的认知,理解控烟的意义和作用。

近年来,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及公民健康意识的提高,也为了保护对二手烟暴露人群,我国政府也逐步加大了对公共场所吸烟行为的把控力度。作为国家卫生计生委的重点立法项目,《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已形成草案送审稿,并于2014年10月底上报国务院,同年11月24日,《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还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明确提及,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体育、健身场馆的室外观众坐席、赛场区域;公共交通工具的室外等候区域等也全面禁止吸烟。此外,地方政府在控制公共场所吸烟方面的力度也逐步加大,2017年3月1日起,《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正式施行,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这是自2015年6月1日《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实施以来,我国又一个地区针对控制吸引施行的条例。

长期被动吸烟也会得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字显示,全世界每年因吸烟死亡的人数高达600万,每6秒钟即有一个人死于吸烟相关的疾病。而二手烟暴露(被动吸烟)所造成的非吸烟人群死亡人数也达到了惊人的60万。

我国是世界上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每年因吸烟导致死亡的人数超过100万人,同时二手烟暴露极为普遍。而烟草烟雾中含有数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它们有些是以其原型损害人体,有些则是在体外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衍化出新的有害物质后损害人体。吸烟不仅仅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如慢阻肺、支气管哮喘、呼吸系统感染、肺结核等)、还会导致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影响生殖和胎儿正常发育,以及糖尿病、消化道疾病、口腔疾病等等。

让人感到害怕的便是癌症,烟草烟雾中含有已知的致癌物就有69种,这些致癌物导致细胞癌变引发恶性肿瘤。有些吸烟人员认为通过改吸“低焦油卷烟”便可高枕无忧了,但实际上“低焦油卷烟”并不能降低患癌风险。研究表明,戒烟可以降低肺癌的发病风险,戒烟时间越长,肺癌的发病风险降低越多。而且吸烟并不是只会导致肺癌,目前已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吸烟还可以导致口腔和鼻咽部恶性肿瘤、喉癌、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肾癌、膀胱癌和宫颈癌等癌症。此外,还有证据提示吸烟还可以导致结直肠癌、乳腺癌和急性白血病。吸烟者的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罹患恶性肿瘤的风险就越高。近年来不吸烟人群的肺癌发病率也有所上升,尽管目前具体致病因素尚不明确,但避免被动吸烟也应引起公众高度重视。

肺癌危险性与吸烟多种因素有关

\

吸烟与肺癌的发生和预后相关。麻省医疗国际专家还透露,肺癌的危险性与吸烟的多种因素有关,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烟量、开始吸烟年龄和吸烟年限:吸烟量愈大,开始吸烟年龄愈早,吸烟年限愈长,则肺癌危险性愈高。不论男性女性,当吸烟年限确定后,肺癌相对危险度随日吸烟量增多而上升;当日吸烟量确定后,相对危险度随吸烟年限延长而上升。日吸烟量多且吸烟年限长者其相对危险度特别高。

戒烟:戒烟后随戒烟年数增加,肺癌危险性不再继续上升,而会有所下降,但吸烟经历的致肺癌效应不会完全消失。

烟草的不同制品、卷烟的不同类型与肺癌危险性和组织学类型的关系:吸卷烟者肺癌危险性高,抽雪茄或烟斗者危险性较低。长期吸带过滤嘴或低焦油卷烟者其肺癌危险性比吸不带过滤嘴或高焦油卷烟者减少40%~50%。吸烟虽与肺癌各种组织学类型或多或少都有关系,但与肺鳞癌、小细胞癌关系的密切程度远大于肺腺癌。曾有报导,吸带过滤嘴卷烟似能降低肺鳞癌危险性,但并不降低肺腺癌危险性。

过滤嘴能过滤掉易沉积于大支气管上的烟雾中大的粒子,使易发生鳞癌的大支气管部位上大粒子的沉积量减少。但吸过滤嘴烟吸入的尼古丁水平低,由于需要代偿性地吸入尼古丁,迫使吸的深度加深,从而使烟雾深入达腺癌常发生的肺周围区。此外,有报告低焦油烟含有较高水平的硝酸盐,从而产生较高水平的烟草特有的亚硝胺,这类亚硝胺在动物模型上能诱导腺癌的发生。

被动吸烟:不吸烟者每日被动吸烟15分钟以上者定为被动吸烟,它是指亿万不愿吸烟的人无可奈何地吸入别人吐出来的夹有大量卷烟毒性物质的空气,可能遭致与吸烟者同样的病症,承受与吸烟者相似的隐痛。吸烟所散发的烟雾,可分为主流烟(即吸烟者吸入口内的烟),和支流烟(即烟草点燃外冒的烟)。

支流烟比通过主流烟所含的烟草燃烧成分更多。其中一氧化碳,支流烟是主流烟的5倍;焦油和烟碱是3倍;苯并芘是4倍;氨是46倍;亚硝胺是50倍。据计算,在通风不良的场所,不吸烟者1小时内吸入的烟量,平均相当于吸入1支卷烟的剂量。但环境烟雾是一个轻微的肺癌诱发因素,它导致肺癌的危险性会随着在烟雾环境暴露的终止而降低。这就意味着减少吸烟不但使吸烟者受益,也可以使与他们一起生活和工作的人们受益。

麻省医疗国际专家根据研究发现,患肺癌死亡的不吸烟者,呼吸道上皮细胞出现异化的比例约为60%,长期吸烟者则高达90%以上。在对一些疗法的反应上,不吸烟者对某些药物反应更好,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抑制剂是压制微生物的一类药物)。

麻省医疗国际专家后提醒大家,健康的身体需要有健康的生活环境,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遵守公共场所控制吸烟的相关规定,不在室内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内吸烟,尽量避免在人群密集的区域吸烟。同时,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的类胡萝卜素对预防肺癌有一定的作用,应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E和硒,并经常进行体力活动。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癌症,肿瘤

为国内客户提供美国专家会诊、赴美就医、高端体检、精准医疗、医护培训等一站式海外医疗咨询服务出国看病/远程会诊费用、流程,“扫一扫”了解更多!

点击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