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案例故事
更多吴功雄博士受邀参加北京市卫健委临床医学转化会议 分享美国医学转化
医学及生物科技创新对于人类健康、社会安康和经济繁荣起着重要作用。作为拥有最多患者以及医药产品的消费大国,我国在世界范围内还需要提升医学研究与创新成果转化水平,并且应从医院和医生做起,激发整个医疗产业最源头的临床医学研究,使医院和医生成为核心研发系统,让医学研究更快、更好回馈于临床应用,从而推动整个医疗产业发展。
2018年11月30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举办关于《医疗卫生机构临床研究与创新成果转化培训》的会议。北京市卫健委服巡视员郑晋普局长做开班总动员,明确研究性病房与科技型医院是政府大力扶植方向。
据悉,参加本次培训会议的医疗卫生机构代表共计约300人,大家共同学习了国家卫生健康科技创新政策与规划,详细解读了北京市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0政策,卫生健康大数据应用与管理思路,同时学习了佑安医院、瑞金医院、华西医院的研究型病房及科技成果转化案例。
为了解全球医学转化进展,借鉴国外医院成熟经验。麻省医疗国际董事长吴功雄博士也应邀出席本次会议,并发表题为《美国转化医学研究体系与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演讲。
吴博士在演讲中指出,美国是较早开始关注医学转化研究的国家。转化医学理念分为3种:病人需求驱动的科研、科研结果驱动临床医疗、连接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医学是促进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2003年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发布生物医学长期计划,培养不同背景、能在基础科研和临床工作间相互协作研究的团队,2016年统计数字表明NIH投入科研型临床医院总预算314亿美元,其中麻省总医院4亿美美元,加上麻省总医院自身投入,麻省总医院年度科研经费预算高达8亿美元。然而麻省总院只有900多张病床,却产生如此大的收入及世界影响力,更说明在美国医院中投入医学研究的重要性。
2016年麻省总医院收入37亿美元,其中8.5亿美元来自于科研收入,这与我们国内医院绝大部分收入来自于临床就形成鲜明对比。
麻省总医院之所以能够完成如此投入产出转化率,基于成熟的临床临床转化体系。首先是临床信息化平台,上千科研工作人员收集、分析、管理临床数据,充分的从不同维度分析临床病例标本。之后再进入到医学转化中心,进行药物筛选、研究、实验过程。
此外,麻省总医院研究员5%、专职科研人员18%,接近4分之1比例人员用于医学研究,这个比例也是非常高的。大部分医生并不是全职在临床而是承担了很多科研工作。再比如波士顿儿童医院BCH只有342张病床,全员16000多人种科研人员有8000多人。这就说明美国研究型医院不仅投入费用大,而且人员投入也非常大。
为了更直观了解到美国医学基础性研究的重要性,吴功雄博士特别讲到美国华人科研圈内2位倍受瞩目的科学家:一位是基因编辑CRISPR-Cas9技术发明专利拥有者张峰;一位是研究单分子生物学、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庄小威。这两位科学家科研技术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哈佛一直非常重视。
吴功雄博士说道:“世界上一流医院都是研究型医院,美国医院中研究体系平台搭建是值得我们中国医院关注的地方,我们可以在医学转化中心、临床实验方面做一些尝试。”
加强我国临床转化医学中心建设对于医疗体系建设、医护人才培养都有重要意义,麻省医疗国际植根中国本土,深谙美国医疗机构与医疗资源,愿以全球医疗资源优势助推中国医院完成优势学科建设、重点人才培养,促进医学转化在国内发展。
麻省医疗国际是由哈佛医学院资深医生、学者、教授共同创建,致力于为中国客户搭建直通全球优质医疗资源的国际化、专业化海外医疗服务机构。麻省医疗国际集团是经美国官方认证的海外公司,并与麻省总医院、波士顿儿童医院、纽约长老会医院、MD安德森癌症中心、梅奥诊所等诸多世界优质医疗机构建立合作,为患者推荐优质的海外医疗资源,实现快速预约美国医院和医生。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麻省医疗:赴美医疗、远程会诊、治疗方案咨询、用药方案咨询,“扫一扫”了解更多!
点击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