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域健康网

400-882-3548

首页 > 医疗健康 > 文章详情

保鲜膜真的能“保鲜”吗?麻省医疗国际专家告诉你真相!

\

保鲜膜是现如今各家各户都会用到的储存食物的东西,尤其是夏天,气温高,买回家的新鲜果蔬容易腐坏,于是人们就用保鲜膜把食物包起来,放进冰箱,觉得这样就能做到保鲜。那么,用保鲜膜真的就能保证食物不腐坏吗?且听国内知名出国看病服务咨询机构——麻省医疗国际专家怎么说。

    1、保鲜膜的健康危害

  为了增加保鲜膜的黏性、透明度和弹性,聚氯乙烯保鲜膜中增加了一定量的增塑剂,而增塑剂含有一种化合药剂,它对人体内分泌系统有很大破坏作用,会扰乱人体的激素代谢。经过长时间的包裹,食物中的油脂很容易将保鲜膜中的有害物质溶解,并且在加热时,会加速增塑剂中化合药剂释放到食物中,食用后会引起妇女患乳腺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男性精虫数降低,甚至精神疾病等。目前,增塑剂在欧洲已被限制使用,在韩国被明令禁止使用。

  2、并非所有食物都可以用保鲜膜

  苹果、梨、油菜、韭黄等水分较大的蔬果适合用保鲜膜。这些蔬果使用保鲜膜,不但能够长时间保鲜,还会增加其中的某些营养素。在该项研究中,美国科学家发现100克裹上保鲜膜的韭黄,24小时后其维生素C含量比不裹时要多1.33毫克,油菜、莴苣叶多1.92毫克。

  但萝卜、黄瓜、豆角的实验结果却完全相反。100克裹上保鲜膜的萝卜存放一天后,其维生素C含量减少了3.4毫克,豆角减少3.8毫克,黄瓜存放一天一夜后,其维生素C的损失量相当于5个苹果。

    尤其是以下几种食物,切不可用保鲜膜包裹储存。

    西瓜

   使用保鲜膜保存的西瓜比不用保鲜膜的反而坏得更快。因为,西瓜在盖保鲜膜之前,其表面存在细菌和微生物,如果保鲜膜的透气透水功能不好,温度下降慢,就会导致这些微生物或细菌繁殖得更快,特别是产生厌氧反应后食物就很容易变质。

\

     熟食

    熟食、热食、含油脂的食物,特别是肉类,好不要用保鲜膜或保鲜袋包装储存。专家指出,这些食物和保鲜膜、袋接触后,很容易使其材料中所含的化学成分挥发,溶解到食物中,对健康不利。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绝大部分保鲜膜和常用的塑料袋一样,都是以乙烯母料为原材料制作而成。有的材料是聚氯乙烯(简称PVC),这种材料经常加入稳定剂、润滑剂、辅助加工剂等原料,对人体有一定危害。因此,建议大家恢复多年前使用瓷质碗盘盛放的习惯。

    3、如何正确使用保鲜膜

     不要带着保鲜膜加热

    保鲜膜中可能含有邻苯二甲酸盐和DEHA 等化学物质,微波炉加热后会产生致癌物。因此食物包装任何保鲜膜时,好不要使用微波炉烹调或在蒸笼、电饭锅中加热;即使没有接触到也好去除保鲜膜。

    另外,刚烹饪出来的热菜勿盖保鲜膜,当菜热的时候即加盖保鲜膜,不仅不能保持蔬菜中的维生素C,反而会增加其损失。所以,必须等蔬菜完全冷却以后,再盖保鲜膜,才能起到保护维生素C 的作用。

     馒头、点心更宜用保鲜袋

    馒头、点心这样的食物,用保鲜膜显然很不方便,相比来看,保鲜袋比较厚,透气性不是很好,相对适合一些,但使用时尽量不要把口封的太死。熟食、热食、含油脂的食物,特别是肉类,好不要用保鲜膜包装贮藏,可选择安全材质的保鲜袋等,保鲜盒的作用主要是密封,可以有效地将生熟食品隔离储存,使冰箱空间利用率加大。总之,只有科学合理使用保鲜膜等保鲜用制品才能即“保鲜”又“保险”。

    4、选购保鲜膜的方法

     看包装。有没有“QS”标志、编号和生产厂家详细地址,标注PE或聚乙烯的保鲜膜可以放心使用;写着聚氯乙烯(PVC)或没有写材质的尽量不要选用。

    看颜色。聚氯乙烯(PVC)材质的保鲜膜透明性较好,成卷的PVC保鲜膜可看到卷筒上面的文字,而成卷聚乙烯(PE)保鲜膜则不能看到卷筒上面的文字。

     手揉搓。PE保鲜膜一般黏性较差,用手揉搓后容易打开,而PVC保鲜膜则黏性较好,用手揉搓后不易展开。

     烧一下。PE保鲜膜用火点燃后,火焰呈黄色,迅速燃烧,离开火源也不会熄灭,有滴油现象,有蜡烛燃烧的味道;而PVC保鲜膜不易点燃,火焰根部有淡淡的绿色,冒黑烟,离开火源后会熄灭,且有强烈刺鼻的异味。

\

     所以说,看似细小的事情其实也有大讲究。保鲜膜看起来很干净卫生,保存食物很便捷,但不当使用却存在着许多健康隐患。尤其是夏天,本来细菌、病菌就容易滋生,如果再不注意,很容易就病从口入了。麻省医疗国际专家告诫大家一定要正确使用保鲜膜、保鲜袋、保鲜盒,不要让自己的一片好意给家人带去伤害。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肿瘤,癌症

为国内客户提供美国专家会诊、赴美就医、高端体检、精准医疗、医护培训等一站式海外医疗咨询服务出国看病/远程会诊费用、流程,“扫一扫”了解更多!

点击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