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域健康网

400-882-3548

  • 肺癌概况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绝大多数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故亦称支气管肺癌。

约80%的肺癌患者属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类。小细胞肺癌患者主要用化学疗法治疗,外科治疗对这种类型肺癌患者并不起主要作用。
另一方面,外科治疗主要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近20%的肺癌患者属于小细胞肺癌(SCLC),小细胞肺癌(SCLC)肿瘤细胞倍增时间短,进展快,常伴内分泌异常或类癌综合征;
由于患者早期即发生血行转移且对放化疗敏感,故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应以全身化疗为主,联合放疗和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

肺癌的症状

早期症状:

  • (1)、

    咳嗽,约2/3的肺癌患者有咳嗽症状,可以是轻度干咳,也可以是严重咳嗽,痰液多少不等或者慢性长期咳嗽病人一旦咳嗽性质发生 改变,如变频或出现刺激性干咳,要警惕肺癌。

  • (2)、

    咯血是非常常见的肺癌的早期症状,有研究曾统计312例肺癌病人,发现出现这一症状者占40.9%。其特点是中老年人突然咯血 痰,或痰中反复带血,常被误诊为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

  • (3)、

    男性乳房肿大也是肺癌的早期症状,一侧或两侧增大,甚至变得像女性乳房那样丰满,也常是肺癌的早期症状之一。

  • (4)、

    多发性肌炎亦为肺癌的早期症状,据统计85%先于肺癌典型症状出现,表现为渐进性周身无力,食欲减退,加重时可行走困难,卧床 难起。其他表现还有无明显原因的声音嘶哑伴气喘、一侧颈部明显浮肿、一侧眼裂变、眼脸下垂等。

  • (5)、

    上肢剧痛:肺尖部的癌肿压迫臂丛神经,可引起同侧上肢剧痛。肺癌侵犯或压迫颈交感神经丛,可出现同侧眼睑下垂、眼球内陷、瞳 孔缩小和额部少汗。

  • (6)、

    胸闷:肺癌侵犯心包,可出现癌性心包积液,胸闷、气急等加重,并出现浮肿。胸痛大多在肺癌的中晚期出现,但若癌肿靠近胸膜可 较早出现胸痛,多为不规则隐痛或钝痛,若癌肿侵犯胸膜则可出现锐痛,并在咳嗽和呼吸时加重。

肺癌晚期症状:

  • (1)、

    肿块:癌细胞恶性增殖所形成的,可用手在体表或深部触摸到。甲状腺、腮腺或乳腺的癌可在皮下较浅部位触摸到。肿瘤转移到淋巴结,可导致淋巴结肿大,某些表浅淋巴结,如颈部淋巴结和腋窝淋巴容易触摸到。

  • (2)、

    疼痛:出现疼痛往往提示癌症已进入中、晚期。开始多为隐痛或钝痛,夜间明显。以后逐渐加重,变得难以忍受,昼夜不停,剧烈疼痛是肺癌晚期临终前症状,若是出现一般通过药物进行控制。疼痛一般是癌细胞侵犯神经造成的。很多人晚期都会感到无比疼痛,甚至吃药都不管用。

  • (3)、

    溃疡:由于某些体表癌的癌组织生长快,营养供应不足,出现组织坏死所形成的。如某些乳腺癌可在乳房处出现火山口样或菜花样溃疡,分泌血性分泌物,并发感染时可有恶臭味。此外,胃、结肠癌也可形成溃疡,一般只有通过胃镜、结肠镜才可观察到。

  • (4)、

    出血:癌组织侵犯血管或癌组织小血管破裂而产生的。如肺癌病人可咯血,痰中带血;胃、结肠、食管癌则可便血。

肺癌复发时的症状:

  • (1)、

    脑转移和骨转移的表现:肺癌术后复发的症状多半发生在手术后1~2年内,其主要表现为肺癌脑转移表现为视物模糊、复视、头疼、恶心、呕吐、共济失调;肺癌骨转移表现为局部骨的压痛,活动障碍,病理性骨折。

  • (2)、

    纵膈淋巴腺转移和上腔静脉综合症表现肺癌术后复发的症状之上腔静脉综合症表现为面、颈及上肢浮肿;肺癌纵膈淋巴腺转移表现为喉返神经麻痹、声音嘶哑。

  • (3)、

    脊髓转移和肝转移的表现肺癌术后复发的症状之肺癌脊髓转移常见为大、小便潴留及截瘫。肺癌心包、胸膜转移时出现心悸、气短;肺癌肝脏转移表现为肝区疼痛、黄疸、腹水等消化道症状。

麻省医疗国际提醒:如果一旦出现以上复发和转移症状,应立即去医院,采取相应的措施治疗。

肺癌的治疗方法

  • 外科疗法

    手术疗法的目的是彻底切除肺部原发癌肿病灶和局部淋巴组织,并尽可能保留健康的肺组织。各类型的肺癌,如果病灶较小,原发肿瘤局限在支气管内,尚未发生远处转移,病人的全身情况较好,手术后五年生存率可达50%;但大多数的后期患者,如有广泛的肺门、纵隔淋巴转移、胸膜或心包转移、胸外的淋巴转移或远处器官的转移,及并发有心、肺、肝、肾等功能障碍,手术治疗并不适宜。

  • 化学疗法

    抗癌药物有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繁殖和杀灭癌细胞的作用,临上可单独应用于晚期肺癌病例起姑息治疗的作用,以纾缓症状。在更多时候是与手术及放射治疗等综合应用,以防止癌肿转移、复发,提高长期生存率。在各种类型的肺癌中,未分化小细胞癌对抗癌药物敏感,疗效很好,鳞状上皮细胞癌次之,腺癌敏感度低。现时的化学治疗多数是用间歇性联合多种药物的方法,结合细胞动力学的原理,发挥药物间的协调作用,治疗的效果好。

  • 放射疗法

    放射治疗是局部杀伤癌肿病灶的一种方法,在各型肺癌中,未分化小细胞癌对放射治疗敏感,次之为鳞状上皮细胞癌,腺癌的敏感度低。多数肺癌病例在明确诊断时病变范围已较广泛,出现远行转移等不良情况,不适于施行手术治疗者应考虑放射治疗或抗癌药物治疗以改善症状和延长寿命。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病人,单纯放射治疗3年生存率约为百分之十,五年生存率为百分之三。

美国在肺癌治疗方面的优势和特色

  • 美国波士顿的麻省总医院建于1811 年,是哈佛大学医学院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附属医院,全美历史悠久的三所医院之一。其肺癌中心在美国颇负盛名。中心通过肺癌内科专家、肺癌放疗专家、肺癌基因专家、肺癌外科专家、肺癌影像专家、肺癌病理专家、肺癌营养师、专业护理人员等共同为每位肺癌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麻省总医院在肺癌的基因治疗方面贡献突出:2003年,发现癌症是否具有转移倾向的基因特征; 2003年,先发现肿瘤的EGFR基因突变(治疗肺癌药Iressa易瑞沙的作用靶点);2004年,研究非小细胞肺癌的ALK突变;2009年,发现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机理,有望揭开癌症和衰老之谜。

  • 基因定位治疗肺癌基因定位治疗肺癌——明确癌症的基因突变类型,选择合适的基因定位治疗药物,为每位肺癌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基因治疗方案。麻省总医院利用哈佛全基因检测技术,对患者进行癌症基因分型,即“基因诊断”。通过分析癌症的分子指纹图谱信息确定每一位患者的突变基因。与世界上其他一些癌症中心通常只检测与个别肿瘤相关的少数几个突变基因不同的是,麻省总医院采用独特的全基因检测技术旨在检查所有肿瘤以发现各种各样的肿瘤突变基因。目前已能够对130余种基因突变进行快速检测。

  • 先进的质子刀( Proton)治疗肺癌技术麻省总医院先进的质子刀技术通过“定向定点爆破”技术,精确定位肺癌组织,明显提高肿瘤照射水平,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很小,使重要器官和组织免受损伤。麻省总医院的质子刀技术更可安全适用于儿童肿瘤患者,是一种精确度高、副作用小的高科技治疗手段。

  • 靶向药物治疗肺癌治疗的靶向药物选择多样,根据基因突变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基因定位治疗药物,有效的锁定特定的突变基因,阻断癌症突变基因激活的路径,从而更有效进行治疗。

中美药物差异

  • 国内含铂两药方案是标准的治疗方案,在化疗基础上可联合恩度或者贝伐单抗。EGFR基因敏感突变或ALK融合基因阳性患者,靶向药物治疗: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片 埃克替尼 克唑替尼 阿法替尼 泰瑞沙。对于 EGFR 基因敏感突变阴性的患者,应优先考虑化疗。ALK阳性NSCLC,占比3-7%,主要治疗药物是克唑替尼。

  • 美国三代药物AZD9291、CO1686的疗效和一代TKI相比有很大优势,一是疗效好,一是可能治疗T790M突变耐药的患者有效。二代Alectinib及Ceritinib已得到FDA批准,二代Brigatinib及三代lorlatinib也取得了不错疗效,晚期ALK阳性NSCLC患者的OS可延长到4年多。EGFR-TKI 药物Portrazza, ALK靶点药物Zykadia, Alectinib均已在美国上市。免疫治疗方面,已经获批的PD-1/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三个,分别是Opdivo(Nivolumab),Keytruda(Pembrolizumab)和Tecentriq(Atezolizumab)。Pembrolizumab成为肺癌一线疗法,用以治疗PD-L1高表达(≥50%)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肺癌国际会诊与赴美就医

  • 由于美国在治疗癌症方面一直盛名远播,每天都有来自全球不同国家的癌症患者到麻省总医院、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塔夫茨医疗中心接受治疗。中国近年来肺癌发病率的高速增长与医疗资源紧缺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患者也倾向于接受国际远程会诊,甚至直接到美国去治病。他们希望得到全球优秀专家的帮助,从而获得准确理想的治疗方案、治疗理念、治疗技术和药物,极大地提高肺癌的治疗效果,避免误诊误治,获得更高的生存可能与高质量生存状况。做为一家专业的赴美就医机构,麻省医疗国际已帮助多名癌症患者在美国知名医院接受治疗并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肺癌国际会诊  专家在线

    立即预约